月经不调
针灸治疗效果
原创:周玲付利然
前言
患了月经不调的烦恼不用多说了,关键是怎么治疗呢?中药太苦,西药副作用大,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们开始寻找传统的针灸治疗方法。不少人开始质疑了,月经不调的情况复杂,依靠着细细小小的针,能起到效果吗?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看看针灸的治疗效果。
_________
月经不调主要包括月经先期、月经后期、月经先后无定期等,每种病症又有不同的证型。根据每个人月经不调的具体情况不同,针灸治疗方法亦有所不同。
月经先期
月经先期大多为热,大致分为实热证、虚热证、气虚证。若平时过食辛辣,助热生火或情志急躁抑郁,肝郁化火,热扰血海,而形成实热证;若素久病阴虚,虚热扰动冲任,则为虚热证;若饮食不节,劳倦过度,思虑伤脾,脾虚而统摄无权,为气虚证。针灸宜清热和血,益气调经,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。
月经后期
月经后期多为寒证,分为实寒证、虚寒证、气血不足证。若外感寒邪,寒凝血脉,则为实寒证;若久病伤阳,运血无力,则为虚寒证;若久病体虚,阴血亏虚,或饮食、劳倦伤脾,化源不足,则为气血不足证。针灸宜温经散寒,和血调经,以任脉及足太阴、足阳明经穴为主。
月经先后无定期
月经先后无定期多责之于肝郁或肾虚。若情志抑郁,疏泄不及则后期,气郁化火,扰动冲任则先期;禀赋素弱,重病久病,肾气不足,行血无力,或精血不足,血海空虚则后期,若肾阴亏虚,虚火内扰则先期。针灸宜疏肝益肾,调理冲任,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。
_________
观察对照病例分析
1、西药治疗加入针灸治疗对比
孙秀艳[1]将例月经不调患者,将其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,各75例。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,每天睡前服用mg黄体酮,连续服药10天;
观察组患者加用针灸治疗,选阴交穴、关元穴、中极穴、子宫穴、三阴交穴、合谷穴作为主穴,另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选穴,对于气虚患者加足三里、脾俞;对于血虚患者加脾俞、膈俞;对于血寒患者加命门、归来;对血热患者加血海、行间;对肾虚患者加肾俞、太溪。针刺手法上:其中三阴交和合谷穴采取强刺激法,对于虚症患者取补法,对实证患者取泻法;每次留针30~40min,每日1次,治疗7天为1个疗程,于月经来潮前7~10d和月经周期第12天进行治疗,每个月经周期治疗2个疗程,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。
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: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.33%,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.33%,两组对比,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(P<0.05),而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卵泡更多更大(P<0.05)。
得出结论:在月经不调治疗中,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,联合中医针灸疗法效果确切,可促进月经周期恢复正常,促进卵泡发育成熟,具有临床推广价值。
_________
2、西医治疗联合中医针灸治疗
王伟瑛[2]选取月经不调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,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6例,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,即予以雌激素和孕激素进行周期疗法治疗;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治疗,选取患者的三阴交、关元、太冲、气海及中极等穴位进行针刺,以调节冲任二脉,理气和血。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操作,以患者有酸麻感、胀痛感为宜,留针时间为20~30min/次,1~2次/d。
结果对照组治愈9例,显效16例,好转4例,无效2例,总有效率为81%;研究组治愈12例,显效23例,好转1例,无效0例,总有效率为97%,两组总有效率比较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x2=4.,P<0.05)。应用中医针灸治疗月经不调,疗效显著。
_________
3、西药与单纯温针灸治疗对比
西药与单纯温针灸疗效对比的研究[3],对照组口服枸橼酸氯米芬,观察组给予温针灸地机穴,并针刺关元穴和气海穴,结果温针灸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(P<0.05)。
_________
4、针灸治疗与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对比
还有研究[4]是针灸治疗与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对比的,结果针灸加穴位注射效果更佳(P<0.05)。
针灸原理及疗效
针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,有着悠久历史。在月经失调的治疗中,早在元朝就有医家应用针灸疗法治疗月经失调,通过针刺相关穴位可以起到通调冲任、理和气血的效果。现代医学证明,针刺能刺激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,调节雌激素水平,促进卵泡的发育成熟,促使使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出,促进月经周期恢复正常。另外,针刺也有可能调节中枢β-内啡肽水平,从而达到调节内分泌的效果,最终促进月经周期、月经量恢复正常。
在针灸治疗过程中,要同时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合理选择配穴,做到辨证施治,充分发挥针灸的治疗效果。
通过以上分析,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确切,无明显不良反应,值得推广,大家可以放心选择,医院进行针灸治疗。
参考文献:
[1]孙秀艳.中医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[J].中国医药指南,,14(36):-.
[2]王伟瑛.中医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分析[J].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,,2(08):18-19.
[3]赵晓红.月经不调患者经温针灸地机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[J].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,,15(65):.
[4]邱纳.针灸结合中药穴位注射法治疗月经不调闭经临床研究[J].世界复合医学,,5(10):-.
作者简介
周玲
中医师
医学硕士
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,医院消化内科陈明主任医师,医院郑东院区中医科医师。擅长运用中药、针灸治疗内科、妇科系统疾病,如胃脘痛、腹胀、便秘、泄泻、头痛、失眠、代谢综合征、中风后遗症、月经不调等疾病。尤其对脂肪肝、肥胖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中医综合治疗有一定的经验。
付利然
中医科主任
医院郑东院区中医科主任,长期从事中医内科、中医科、针灸科临床工作。擅长运用中药、针灸、拔罐、埋线、膏药等方法治疗疑难杂病,在治疗肥胖、妇科内分泌相关疾病、慢性疲劳综合症、代谢综合征、失眠、神经衰弱、月经病、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尤其对各类肿瘤术后、放化疗后中医治疗。积极开展中医体质辨识,潜心研究中医治未病,熟练运用中医药调理亚健康体质。
减重调泌话健康宣传健康减肥
提倡科学减重
教你减肥背后的科学
更多体重管理及预防
肥胖的话题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