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常有网友在“值乎”上问我,担心自己有“宫寒”,担心会因为“宫寒”而不能怀孕。
受寒是导致月经不调的重要原因
其实,中医里根本没有“宫寒”这个概念,只有“寒凝胞宫”的说法,这个“宫”不仅指子宫,还包括盆腔中的妇科附件,输卵管卵巢等等,如此来解释“宫寒”的话,应该是与妇科关系最密切的盆腔里的诸多器官受寒、有寒的意思。
这种情况很常见,也确实是导致月经不调甚至不孕的重要原因。但同样是寒,有虚寒与实寒之别。虚寒,是指体内的阳气不足,温煦能力减弱而出现寒的症状,归根结底是因为虚,是因虚致寒。实寒则是指受了外寒,损伤阳气,出现了寒的表现,日久会因寒致虚。
现在的女性,这两种寒会兼而有之,首先是她们更容易受寒,无论是空调、冷风的舒适,还是不穿秋裤的时髦,都是引起实寒的原因。而长时间宅在家中或者伏案工作,静坐少动又使阳气日虚,她们变得更容易被寒邪击中,在过去,她们的祖辈足以抗御的寒冷,对她们就可以构成伤身的寒邪。从这个角度上说,“宫寒”这个非正规的医学术语被人们广泛念叨着,也是因为女性为寒邪侵扰的问题,正日趋严重和广泛。
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虚寒了?
既然是寒,就要驱散,但驱寒必须先要辨别是虚还是实?这一点自己按按肚子就可以知道了。如果是比较剧烈的疼痛,不喜欢按,甚至是拒按的,多是实性的,可以是实寒,也可以是因为寒导致的淤血。如果肚子很软,只是隐隐作痛,很喜欢揉着按着,温敷之后缓解,这多是虚寒。与此同时,实寒的人还会有手足冰冷,面色苍白,口淡无味;虚寒的人常有神疲乏力,精神不振,食欲不振,大便溏泄。具体到月经,实寒的时候,月经颜色深;虚寒的时候,月经不仅量少而且颜色也深。实寒时间久了,慢慢的也会演变为虚寒,直到最后产生淤血,因为血是遇寒则凝的。
如何“散寒”,让身体暖起来?
因此,要改善俗称的“宫寒”,既要散寒,更要补虚。对实寒来说,最适合的药物是“艾附暖宫丸”,这个药比较热,驱寒的效果在温补之上,更适合小腹冷痛,身体怕冷,月经色深,白带清稀量多这些寒更加明显,寒比虚严重的时候。
即便是寒比虚严重,但补益的药物也要同用,因为寒邪是损伤阳气、降低功能最直接的原因。人的生命,就是阳气与寒邪争斗的过程,年轻的时候,阳气旺盛,身体强健,所以不怕冷;到了中年,阳气渐弱,开始怕冷畏寒了,高龄之时阳气衰微,功能虚弱,稍微一点寒冷都会致病……从这个意义上说,驱寒是离不开补益的,只有补足了阳气,身体才能不早衰,才有了抗寒耐寒的本钱,特别是虚寒的时候。
治疗虚寒性的“宫寒”,最适合的是“八珍丸”,“复方阿胶浆”,“乌鸡白凤丸”,其中虽然并无驱寒之品,只有人参阿胶熟地补气养血,但以后者的温热,足以应对与虚同在的寒,更重要的是,气血补益充足之后,身体增加了御寒能力,就此不会轻易地被寒邪击中。所以,虽然是一幅经典的补气养血方药,但却有防寒之功,自然也是治疗和预防“宫寒”的首选。
?END?
中医认为脾有“运化水湿”的功能,脾虚的人易招来外湿的入侵,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。因此要祛湿,先健脾,同时配合利湿燥湿的药物将“湿气”排出体外。
佟道养生馆遵循“药茶同源”之准则,严选优质茯苓、荷叶、白扁豆、橘皮、砂仁及藿香,推出适合现代人体质的祛湿好茶-茯苓荷叶饮。
每日一饮,利水健脾;及时排清内湿,预防感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