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生素E缺乏病(vitaminEdeficiency)是由于血中维生素E含量低而引起,主要发生在婴儿,特别是早产儿。成人由于体内维生素E贮藏量较丰富,加上膳食中来源比较广泛,特别是油料作物的种子、谷类、坚果类、绿叶蔬菜、蛋黄等含量较多,不容易发生缺乏。
天然的维生素E不稳定,在贮存和烹调加工过程中容易被破坏。植物性食油中的维生素E在贮存中损失不大,但受加热的影响。
症状体征1.贫血
尤其是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低体重儿,在生后1~2个月可出现溶血性贫血,网织细胞增高,异形红细胞增多,以及血小板计数升高,形态异常,聚集性增高。
2.新生儿全身水肿
开始以下肢、会阴、阴囊、阴茎为主,以后眼睑水肿逐渐全身出现水肿。
3.神经系统症状
轻度的小脑共济失调、色素性视网膜病、眼肌麻痹、眼球震颤和肌肉无力、反射减弱等
病理病因1.维生素E具有抗凝活性,长期大剂量摄入可增加出血性卒中发生危险。
2.摄入低剂量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,而摄入大剂量时可能不再具有抗氧化活性,此时维生素E反而成了促氧化剂。
3.摄入大剂量维生素E可妨碍其他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功能。
预防护理1.积极治疗影响摄入维生素E的相关疾病。
2.合理膳食,避免因烹调加工过程破坏维生素E。
3.做好围生期保健,避免早产儿和低体重儿。
饮食保健维生素E缺乏病应多吃麦芽大豆、植物油、坚果类芽甘蓝、绿叶蔬菜、菠菜有添加营养素的面粉、全麦、未精制的谷类制品蛋。
维E-需要人群1.饮用以氯消毒的自来水的人必须多摄取维生素E。
2.服用避孕药、阿司匹林、酒精、激素的人要补充维生素E。
3.心血管病、帕金森症患者、孕妇和中老年人要补充维生素E。
4.性欲低下、月经不调、不孕人群。
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