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疾病病因
临床症状
疾病检查
疾病诊断
疾病并发症
疾病治疗
疾病预防

女性月经稀少,暗示着卵巢早衰,千万别忽视

点击上方

  俗话说,月经是女性健康的“晴雨表”,“凡看妇人病,入门先问经”。现代快节奏社会,很多女性对痛经、闭经、经期提前或推后、经量过多或过少等月经不调问题不当回事,特别是不少20-40岁的年轻女性对月经稀少问题认识不足,认为不痛不痒,多吃点、吃好点就好了。

  妇科专家介绍,每个人的月经量大约在20-60ml,月经量的多少和体内性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关系。如今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的病人真是越来越多,尤其是年轻的白领。不少女性对月经变化不在意,甚至认为不来月经或少来月经反倒轻松,等到闭经了、月经不正常了,才开始紧张。

  其实,月经一些变化看似是小小的问题,背后往往潜伏着卵巢早衰、子宫肌瘤、内膜异位症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不孕症等顽固妇科疾病。

月经减少为卵巢早衰症状之一

妇科专家解释,卵巢早衰是指妇女青春期发育后若在40岁前发生闭经、卵巢萎缩、体内雌激素水平低落、促性腺激素水平高达绝经期水平的现象。

  卵巢早衰症状主要有如下几种:

  1、性腺未发育者,原发闭经,性腺发育不全者初潮延迟或月经不规则,痛经;

  2、性腺发育继发不孕,数年后月经逐渐稀少直到闭经;

  3、有排卵者,典型的POF有潮热,性腺功能减退表现,如盗汗,便秘,脱发,阴道干燥,性交痛、性欲下降,甲状腺功能低下,泌尿系感染,体重增加,焦虑,多疑等;

  4、乳房萎缩下垂,皮肤松弛粗糙,紧张,多梦,多疑,心悸,骨质疏松,关节痛,生殖器官炎症,子宫下垂,尿失禁,便秘,痘痘,色斑。

中医辨证原因有以下几种:

1.血虚月经过少:经血量少,甚至点滴即止,血色淡红,质稀无块,或淡如黄水,经期延后,经后少腹绵绵作痛、喜得揉按,面色苍白,头晕眼花,心悸耳鸣,健忘少寐,唇甲色淡,皮肤干燥,舌质淡,脉沉细无力。若内生虚热,则见额红,潮热盗汗,五心烦热,舌红,脉细数。成药有:内补养荣丸,八珍丸,人参养荣丸等。

2.脾胃虚弱月经过少:经行量少或点滴而下,经色淡红质稀,经期错后,面色萎黄,气短自汗,声音低怯,口淡无味,食少便溏,或略现浮肿,带下清稀量多,唇舌淡白,脉濡弱。成药:补中益气丸。

3.血瘀月经过少:经来涩少,经色紫暗,质粘稠夹块,少腹刺痛拒按,经期错后,面色晦滞,肌腹甲错,经前乳房作胀,舌质紫黯,或有瘀斑,脉沉涩。用药:益母草颗粒。

4.肾气虚月经过少:月经量少,色淡红或黯红,质稀薄,经后少腹疗痛,周期不准,面色不荣,眩晕耳鸣,腰痠肢软,小便频数,或夜尿频多,或性欲淡漠,舌淡红,脉沉细无力。成药:左归丸。

5.寒客胞宫月经过少:经来涩少,或一见即无,色淡红或黯黑,质稀薄,或夹瘀块,少腹冷痛,得温则舒,经期后延,四肢清冷,带下清稀量多,舌淡黯,苔白,脉沉紧。成药:少腹逐瘀颗粒。

6.痰湿阻滞月经过少:经行后期量少,色淡稠粘,或混有粘液,体形肥胖,头眩而重,四肢疫困,胸闷腕痞,时欲呕恶,口中淡腻,食欲欠佳,大便溏薄,白带多而稠浊秽,苔白腻,脉弦滑。成药:二陈丸+益母草颗粒。

总结:月经量少有虚实之分,虚的经血来源不足,需要补虚。实者经脉不利,血海受阻。以上1.2.4条为虚,3.5.6条为实,要经过仔细辨证,“虚者实之,实者泻之”,不能滥用活血化瘀的药物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cvozw.com/jblcbx/17957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