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疾病病因
临床症状
疾病检查
疾病诊断
疾病并发症
疾病治疗
疾病预防

食疗补血补气话米酒

莫笑农家腊酒浑,丰年留客足鸡豚。

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
箫鼓追随春社近,衣冠简朴古风存。

从今若许闲乘月,拄杖无时夜叩门。

---陆游《游山西村》

这是陆游写的《游山西村》,这首诗中提到的腊酒,俗称“米酒”。这是一种以糯米为原料的家酿土酒,色白,稍浑浊,性若黄酒而口味较淡,后力较足。一般是腊月酿制,春节饮用,故称“腊酒”或“春酒”。

既然陆放翁老先生如此描述,那说明南宋时代的绍兴农村中,酿制和饮用米酒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。沙地人的饮食习惯传承于绍兴,米酒也不例外。许多人家过年前都要做一两缸米酒,春节用来招待客人。有的自己动手酿制,有的请人代劳。

制作方法

制作的方法是:

先将糯米浸胀,淘干净,用甄桶蒸成干饭后,摊于竹匾之上,用凉水浇淋,使米饭松散而不黏结,然后将酒曲碾碎拌入。

酒料入缸前,须用热水温一温缸。

入缸后,将酒料表面抹平,并在中心处打一酒涡。

为促使发酵,酒缸须保温,不仅缸口覆草盖,缸壁也要裹上稻草、棉絮、塑料薄膜等。

三四天后,视酒渗至半酒涡,即可放水(必须是冷水),米、水的比例按重量以各占一半为宜,故米、水都要过秤。即使想多放一点水,也不能超过一成。

放水后一两天,酒料表面会出现花纹细裂,这时就用棍棒搅拌,俗称“开挬”。

须隔日搅拌一次,共搅拌三次,分别称“头挬”、“二挬”、“三挬”。此后无需再动。

一月后,即可开缸饮用。

“开挬”时,酒料表面有否细裂,是决定米酒好坏的主要标志。有细裂者酒不甜,味醇厚,为善饮者所称赏;反之,味甜腻,力不足,只能供妇女小孩饮用。

放水至出现细裂的时间,以短为好。一般过一夜即出现细裂,表明发酵正常;若三四天尚未细裂,则酒难成。做酒需好水。由于沙地的水质向来恶劣,所以以前做米酒的人家,总要赶往绍兴的湖泊或赭山的陆家泉挑水,一担水需两人轮流肩挑,清晨出门,日暮方归,着实不易。

糯米酒的药用价值

药用糯米酒有“百药之长”的美称,是医药上很重要的辅佐料或“药引子”。中药处方中常用糯米酒浸泡、烧煮、蒸灸某些中草药,或调制人参再造丸及各种药酒。

糯米酒还具有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:其味甘、性温,补养人体正气,御寒、滋补的作用,最适合在冬天食用。

中医典籍《本草经疏论》里对糯米的养生保健作用做了充分的说明,说糯米是“补脾胃、益肺气之谷。脾胃得利,则中(指人体胃部)自温,力便亦坚实;温能养气,气顺则身自多热,脾肺虚寒者宜之。”

《药酒汇编》说糯米酒

1、冷喝有消食化积和镇静作用,对消化不良、厌食、心跳过速、烦躁等有疗效;

2、烫热饮用能驱寒祛湿、活血化淤,对畏寒、血淤、产妇缺奶、风湿性关节炎、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和震颤、跌打损伤等症有益

3、如与鸡蛋、红糖同煮或冲服,则补中益气,强健筋骨,可防止神经衰弱,神思恍惚,头晕耳鸣,失眠、抑郁健忘等症;

4、如分别与桂圆或荔枝、红枣、核桃、人参同煮,有助阳壮力、滋补气血之功效,对体质虚衰、元气降损、月经不调、贫血、遗精、腹泻等有疗效

5、温补脾胃,适合脾胃气虚、常常腹泻的人吃

6、缓解气虚所导致的盗汗、妊娠后腰腹坠胀、劳动损伤后气短乏力等症状

7、糯米酒还有提神解乏、解渴消暑,促进血液循环、润肤的功效。对下列症状也有一定作用:面色不华、自汗;或平素体质虚弱、头晕眼眩、面色萎黄、少气乏力、中虚胃痛、便清等症。

8、温中益气、补气养颜。中老年人、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更加适合。糯米酒酒精含量低,但“后劲”足,不可贪杯。在糯米酒中打个蛋花或加入适量红糖滋补效果更佳。口服。每次服50-毫升,日服l-2次。糯米酒不宜久存,冬季注意保暖,3-4天后也可食用;夏天在酒中加少许水煮沸,可延长贮存时间。

阴虚火旺者忌服(引自《药酒汇编》)。酒精过敏者和减肥者不宜饮用。

安和中医育儿课(欢迎组团)

教您小儿推拿、艾灸、小儿常见疾病的辩证、小儿食育等方法解决孩子常见疾病,教家长如何在众多症状中辨析寒热、虚实、表里把握治疗思路。

突出辨证,手把手教方法。

北京·12月2-3日(周六日),报名联系万老师手机/。hdb.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蒺藜的功效与作用
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好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cvozw.com/jbjc/136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