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疾病病因
临床症状
疾病检查
疾病诊断
疾病并发症
疾病治疗
疾病预防

月经不调艾灸疗法内分泌失调内分泌紊乱

月经不调(内分泌失调、内分泌紊乱、宫寒)

艾灸取穴:关元、神阙、三阴交

艾饼选择:建议水行艾饼

症状分析

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、经量、经血的色、经血的质发生异常的改变,月经不调可分为月经先期、月经后期、月经后无定期、月经过多、月经过少、经期延长、经期间出血等。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,经期长短不一,经量多少不一。月经周期常缩短,或经前点滴出血,月经周期正常而经期延长。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的发病机制为:经行先期多由忧思郁结,气郁化火或热蕴结于胞宫,经行后期每因寒邪留滞或阳虚不能温煦冲任,经行先后不定期或因肝郁气滞或肝肾亏损,均致冲任失调。

艾灸取穴方案

1.关元穴

扶正固本,培元补虚

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(4横指宽)处。

2.神阙穴

温经散寒,平和阴阳,调理气血

神阙穴位于肚脐的正中。

3.三阴交

滋阴降火

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,内踝尖直上3寸、胫骨后缘处内侧缘后方,左右腿各有一穴。

辩证施灸

症状一:

*气虚型可见经期多提前,月经色淡质稀,神疲肢倦,小腹空坠,纳少便溏;舌淡,苔白,脉细弱。

*血虚型可见经期多错后,月经量少色淡,质稀,小腹隐痛,头晕眼花,心悸少寐,面色苍白或萎黄;舌苔少,脉细弱。

*肾虚型可见经期或前或后,月经量少,色淡,质稀,头晕耳鸣,腰膝酸痛;舌淡,苔薄,脉沉细。

以上三种症状均可加灸:肝俞、肾俞、命门

肝俞穴

散发脏腑之气

肝俞穴位于背部,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,左右各有一穴。

肾俞穴

滋阴补肾

肾俞穴位于背的中点,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。

命门穴

滋阴降火,接续督脉气血

命门穴位于腰部,在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,即肚脐的正后方。

症状二:

*气郁型可见经行不畅,经期或前或后,经量或多或少,色紫红,有血块,胸胁、乳房及少腹胀痛,喜叹息;舌苔薄白或薄黄,脉弦。

*血热型可见经期提前,月经量多,色深红或紫红,经质黏稠,心胸烦热,面赤口干,大便秘结,舌红,苔黄,脉滑数者为实热证,经期提前,月经量少,色红质黏,潮热盗汗,手足心热,腰膝酸软,舌红,苔少,脉细弱者为虚热证。

*血寒型可见经期错后,月经量少,色暗红,有血块,小腹冷痛,得热痛减,畏寒肢冷;舌苔白,脉沉紧。

以上两种症状均可加灸:水道、血海

水道

清湿热、利膀胱、通水道

在下腹部,当脐中下3寸,距前正中线2寸。

血海穴

化血为气,运化脾血

位于股前区,髌底内侧端上2寸,股内侧肌隆起处,在股骨内上髁上缘,股内侧肌中间。

以上穴位,使用艾益生艾灸仪施灸,建议1天1次,每次2~3个穴位,每穴灸30~40分钟,10天为1个疗程

“艾”心食疗

1.注意经期、产期避免寒热所伤,淋雨,坐卧湿地等。性生活有节,注意卫生和养生。

2.食疗汤:红枣汤

红枣20枚,益母草10克,红糖10克

以上三种原料加水顿成汤,每日早晚各1次

经期受寒所致月经延后,月经过少等

高粱花汤

红高梁花,红糖各适量

水煎,分2次食用

月经提前,经量多且鲜红者

艾灸小常识

施灸时应遵循“先阳后阴、先上后下、先少后多”的顺序。“先阳后阴”的意思是先灸后背上的穴位,再灸前胸的穴位。在中医里,后背属阳,前胸属阴。“先上后下”指先灸上面的穴位,后灸下面的穴位;“先少后多”指初灸者灸量宜先小后大,以便身体能逐渐适应,这是一般施灸的常规。

爱自己从艾灸开始

艾你艾我艾健康!

艾益生科技艾灸面向全国诚招微商和加盟商

联系

招商(总经理刘先生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治疗白癜风多少钱
白淀疯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cvozw.com/jbbfz/235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