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经不调也是比较常见的方法,一般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来治疗月经不调。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根据症状不同有:
1、经期延长
气虚型:症见月经淋漓不净,色淡质稀,伴神疲乏力,心慌失眠,食少,大便稀,舌淡。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。
血热型:症见月经持续不净,量少色红,伴手足心热,口燥咽干,两颧潮红,舌红,苔少。治疗可用止血片合知柏地黄丸。 2、月经过多
气虚型:症见月经量多,色淡,清稀如水,伴面色萎黄,心慌气短懒言,四肢无力,舌淡。治疗可选用乌鸡白凤丸、人参归脾丸。
血热型:症见经来量多,色深红或紫红,质稠或有块,伴心烦口渴,腰腹胀痛,尿黄,大便干,舌红苔黄。治疗宜选用止血片。
3、月经过少
血虚型:症见月经量少色淡,或点滴即净,伴小腹空痛,头晕眼花,心慌,面色萎黄,舌淡。治疗选用当归红枣颗粒、妇康宝口服液或四物合剂。
八大食疗方改善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,病因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是器质性的。月经不调包括的范围是很广泛的,例如经期的紊乱、经血色泽和出血量的改变等。存在月经不调的妇女往往伴随其他的不适症状,例如经前、经期或经后腹痛,头痛,腰酸或胸胁疼痛等。
月经不调在西医认为多少和内分泌失调有关,也有和外界的一些因素有联系,例如受冷受寒、精神受到刺激、饮食不注意等。西药调经药一般是性激素和孕激类药物,但是单纯应用激素来调经往往不那么理想,停用药物大多会出现反复。而中医认为这月经不调有几个方面的类型,例如:气滞血瘀型、气血虚弱型、宫寒型、血热型、脾不统血型等。其中,气滞血瘀类型颇多。
针对月经不调若能请中医具体辩证施治,做到辩证施治针对性应用相应的中药调理治疗月经不调疗效很好,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,对身体不良影响也很小。下面就几种常见的月经不调类型加以阐述。
1、乌贼骨炖鸡
乌贼30克,当归30克,鸡肉克,精盐、味精适量。把鸡肉切丁,当归切片,乌贼骨打碎,装入陶罐内加清水毫升,精盐适量,上蒸笼蒸熟,每日1次。一般3-5次可见效。
功效:乌贼骨有收敛止血的作用,当归和鸡肉都是补血佳品,所以对血虚型月经过多,颇具疗效。
2、玉米须炖瘦肉
玉米须30克,瘦肉克,精盐适量,味精少许。将瘦肉切块,与玉米须一起放入陶罐内,加水毫升,上蒸笼加盖清蒸至肉熟,加精盐、味精,趁热服用。
功效:玉米须有凉血止血的作用,民间常用来治红崩,瘦肉能补血,两者配合,故治血热型月经过多,疗效显著。
3、羊肉粥
鲜羊肉克,大米克,葱、姜、食盐各适量。将羊肉洗净、切片,与大米、葱、姜、食盐,以常规方法熬粥,至羊肉熟烂。
功效:补气,养血,止痛。适用于气血亏虚型痛经。
4、益母草炒荠菜
鲜益母草3克,鲜荠菜30克,菜油适量。将鲜益母草、鲜荠菜洗净切断。把铁锅放在旺火上,倒入菜油烧热,放入鲜益母草、鲜荠菜炒熟即可食用。1天两次,服至血止。
功效:益母草有活血、破血、调经的作用;荠菜含荠菜酸,能缩短出血、凝血时间,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,对血淤型月经过多特别有效。
5、猪皮冻胶
猪皮0克,黄酒毫升,白糖克。将猪皮洗净后切碎,加适量水,用文火炖至汁液黏稠,加入白糖、黄酒即可。每日2次,用开水冲化后温服。
功效:养血益阴,滋肾养肝。可治妇女血虚乏力,月经不调等症,对腰腿酸痛者效果更佳。
6、当归生姜羊肉汤
当归30克,生姜30克,精羊肉克。一同放入砂锅内,加适量水,先用武火烧沸,再改文火炖至肉烂,调味后即可服食,每日一次,食肉饮汤。
功效:温经散寒,补血调经,适用于血虚有寒之月经不调者服食调理。
7、珠玉粥
生山药克,生薏苡仁克,龙眼肉15克,粳米克。先将薏苡仁和粳米煮熟,再将去皮捣碎的生山药和龙眼肉放入同煮为粥。
功效:健脾益气,双补心脾,月经期食用,有助气血恢复。
8、芝麻肝
猪肝克,豆油0克(实际消耗克),芝麻克,面粉50克,鸡蛋2个,精盐、葱、姜各适量。将猪肝切成薄片,用精盐、葱末、姜末调好,蘸上面粉、芝麻、鸡蛋汁,
再在锅内放入豆油,烧至七成熟,放入蘸上作料的猪肝,炸透即可出锅装盘,佐餐食用。
功效:养血益阴,滋补肝肾。但脾虚便溏或腹泻者不适宜选择此食疗方案。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