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、经期、经量异常为主症的病症,是妇科临床常见病、多发病。月经不调常见有月经先期、月经后期、月经先后无定期等病症,日久可致崩漏、闭经及不孕等严重问题,对女性危害较大,极易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,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,故应积极防治。中医体质学说为月经不调的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,对患者的偏颇体质进行早期干预,对于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,是个体生命过程中,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、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特质,其具有可分、可调、体病相关的特性。人的体质不仅与先天因素有关,还与后天多种因素有关,包括个人性格、爱好、形体素质等,故而不同的环境情况下人的体质是可分的。体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,自然、社会环境、饮食习惯、药物等都可以改变体质,故体质是可调的。不同的体质状态,反映正气强弱的不同,可影响疾病的发生、发展及预后转归。同样,月经不调的发生、发展及演变均与患者体质密切相关。
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与人的体质相关,体质共分9种,其中与月经不调相关的体质主要有以下7种:阴虚质、阳虚质、气虚质、血瘀质、痰湿质、湿热质及气郁质。因此根据不同体质类型,进行体质调养,改善和纠正体质偏颇,消除月经不调发生的内在机制,从而达到“治未病”的目的。
相关体质概述:
1.气虚质
总体特征:元气不足,以疲乏、气短、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形体特征:肌肉松软不实。
常见表现:平素语音低弱,气短懒言,容易疲乏,精神不振,易出汗,舌淡红,舌边有齿痕,脉弱。
心理特征:性格内向,不喜冒险。
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不耐受风、寒、暑、湿邪。
2.阳虚质
总体特征:阳气不足,以畏寒怕冷、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形体特征:肌肉松软不实。
常见表现:平素畏冷,手足不温,喜热饮食,精神不振,舌淡胖嫩,脉沉迟。
心理特征:性格多沉静、内向。
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耐夏不耐冬;易感风、寒、湿邪。
3.阴虚质
总体特征:阴液亏少,以口燥咽干、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形体特征:体形偏瘦。常见表现:手足心热,口燥咽干,鼻微干,喜冷饮,大便干燥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
心理特征:性情急躁,外向好动,活泼。
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耐冬不耐夏;不耐受暑、热、燥邪。
4.痰湿质
总体特征:痰湿凝聚,以形体肥胖、腹部肥满、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形体特征:体形肥胖,腹部肥满松软。
常见表现:面部皮肤油脂较多,多汗且黏,胸闷,痰多,口黏腻或甜,喜食肥甘甜黏,苔腻,脉滑。
心理特征:性格偏温和、稳重,多善于忍耐。
适应能力: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,特别是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更差。
5.湿热质
型体特征:形体偏胖或消瘦;
常有表现:面垢油光、多有痤疮粉刺、常感口干口苦、眼睛红赤、心烦懈怠、身重困倦、小便赤短、大便燥结或黏滞、女性常有带下增多。病时上述征象加重;
舌象检测:舌质偏红苔黄腻;
脉象检测:脉象多见滑数;
心理特征:性情急躁、容易发怒;
适应能力:不能耐受湿热环境。
6.血瘀质
总体特征:血行不畅,以肤色晦黯、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形体特征:胖瘦均见。
常见表现:肤色晦黯,色素沉着,容易出现瘀斑,口唇黯淡,舌黯或有瘀点,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,脉涩。
心理特征:易烦,健忘。
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不耐受寒邪。
7.气郁质
总体特征:气机郁滞,以神情抑郁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形体特征:形体瘦者为多。常见表现:神情抑郁,情感脆弱,烦闷不乐,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。心理特征:性格内向不稳定、敏感多虑。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;不适应阴雨天气。
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,是个体生命过程中,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、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特质,其具有可分、可调、体病相关的特性。人的体质不仅与先天因素有关,还与后天多种因素有关,包括个人性格、爱好、形体素质等,故而不同的环境情况下人的体质是可分的。体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,自然、社会环境、饮食习惯、药物等都可以改变体质,故体质是可调的。不同的体质状态,反映正气强弱的不同,可影响疾病的发生、发展及预后转归。同样,月经不调的发生、发展及演变均与患者体质密切相关。
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治未病科是纯中医科室,秉承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理论,重点突出传统中医特色,崇尚自然绿色疗法,注重“未病先防、既病防变、瘥后防复”的中医预防理念,针对中医体质偏颇人群、亚健康人群、病前状态人群、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、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