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艾灸文化传播谢氏灸法
谢氏灸法传承四代七十余年已成功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
《谢锡亮灸法传承学堂》中医艾灸行业泰斗谢锡亮唯一指定艾灸培训平台
《谢锡亮就法传承学堂》教学讲师;谢延杰。谢老师教学一直坚持理论加实操教学方针。
谢延杰
谢延杰年生,出身中医世家,针灸医术已祖传四代,澄江针灸学派再传弟子,幼承庭训,少衍祖学,熏陶积渐。祖父谢锡亮系山西省著名老中医,中国灸界泰斗,著述丰硕,成果卓著,德高术精,经祖父口传心授,耳提面命,精心栽培12年,亲炙至深,尽得真传,以秉承祖训,沿袭家传绝技为己任。临床20余年,擅长直接灸(麦粒灸),隔物灸(隔药灸),雷火神针(太乙神针),悬灸,新铺灸,毫针,火针,针挑,刺血,火罐等自然疗法。并将上述诸法有机结合,提高疗效,随症加减,灵活变通。撰写论文曾在中国针灸杂志,浙江中医杂志上发表,有《谢锡亮教授直接灸法举隅》,《直接灸,火针,刺血结合的临床应用》,新铺灸,直接灸,火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67例等,参编著作有《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承淡安》,《谢锡亮灸法》,《健康长寿与灸法》,《谢锡亮灸法医案》。
承淡安,谢锡亮,谢延杰三代人近年艾灸临床治疗智慧的结晶,也是对传统艾灸功勋卓著的贡献
新铺灸的起源和原理新铺灸是艾灸传承上的历史性突破和创新,是谢老70年从事艾灸临床治疗智慧的结晶,也是对传统艾灸功勋卓著的贡献。新铺灸是由传统长蛇灸的基础上演变而来,同时它又吸取了隔姜灸、隔药灸之精华。传统长蛇灸每年三伏天灸一次,每次起大泡,一月才能愈合,并且只作用于督脉上;隔姜灸用姜片,姜的用量小面积小;隔药灸药物单调,也是量小,面积小。新铺灸将传统的姜片改成用姜泥,每人每次用姜-克,加中药十余种,艾绒中又加中药,这样陈艾绒+中药+姜泥+药物共同发挥作用,芳香走窜,穿筋透骨,相得益彰。可以说新铺灸集几种灸法为一体,结合了长蛇灸的治疗原理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大加强,弥补了传统隔姜灸隔药灸效果不理想的不足,温热舒适不起泡,功效强劲,让消费者第一次就灸感明显。新铺灸的特点灸法中施灸范围最大、穴位最多、时间最长、效果最佳的一种方法。火力足而柔和,药物多而渗透力强,穿筋透骨,热气通达全身,非常舒适。专为灸督任二脉而设。任统于前,主一身之阴;督率于后,主一身之阳;任督相通,温热之气循经温腹暖背,透达四肢百骸,循环不息,能培补元气,增强抗病能力,扶危济弱,使元气充足,诸邪不易相扰。即为有疾,正强邪弱,亦易速愈。温中逐寒,解郁散结,风寒湿邪客于经络,闭阻脉道,而致诸般麻痹,均可用此法逐邪外出,使之病愈。从施灸部位来看,后背是督脉和膀胱经可谓阳光普照,四末可及;腹部是任脉,脾经,肾经,可谓百川归海,前后相通。陈艾加诸药,姜泥加中药,双管齐下,芳香走窜,穿筋透骨,五味五气,内合五脏,气味择经而行,各归其所,完美结合,妙不可言。新铺灸的功效1、补气血,壮元阳;2、温通督脉,通经活络,祛风除湿,温经散寒;3、活血化瘀,强筋壮骨,通利关节;4、增强免疫功能,阻遏骨质增生,促进病情康复;5、抑制炎症反应,消炎止痛,改善水肿,痉挛,粘连等
雷火神针,在民间流传已久。唐代陈藏器所撰《本草拾遗》中已有记载,盛行于明清。明初朱权之《寿域神方卷三》中云:“用纸实卷艾,以纸隔之点穴,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,待腹内觉热,汗出即瘥。”《针灸大成》、《外科正宗》均有记载。清朝雍正时有人撰编私刊。大多秘而不传,故几乎趋于绝迹。因操用时,实按于穴位之上,类似针法,故曰“神针”。
雷火神针,选用辛香行气、活血化瘀、温阳散寒、通经止痛之品如沉香、细辛等配以三年以上金艾绒,外用桑皮纸,用传统纯手工制作,气味芳香宜人,功效独特。
采用桑皮纸,纯手工制作,采用5年的金艾绒配有十几种名贵中药,如沉香,苏合香,乳香等。烟少,无需排烟,气味芳香宜人,安神定志,火力柔和,舒适,易出现灸感,效果明显。
雷火神针和太乙神针同是灸法之一。只不过是变格而已,配方不同,太乙神针是从雷火神针基础上发展而来,一元二岐也。由此看来,用纸将艾卷上点燃,灸于人体之上,很可能是道家的发明,其为艾炷直接灸的实用,便携减痛、无疤的替代法之一
(1)施灸方法:
1、根据望,闻,问,切四诊,进行辩论施灸。选定主穴与配穴,分别记之以墨。先灸主穴,后灸配穴,主穴灸数多,配穴灸数少。
2、在酒精灯上点燃神针,叠加10层纱布放在穴位上。刚开始布凉,火要吹红,将燃着的一端直接按穴位上,稍留1~2秒钟,提起,吹去灰,再按,重复几次,纱布热了,不需吹火。因布层较厚,隔热不起泡,穴位处觉热很舒服。
3、施灸时,一定要把温度调整适宜,不可过高,也不可过低,热力过高,易伤皮肤,起泡,甚至溃烂感染,徒增病家痛苦;倘若热力过低,则药力不能透达,影响疗效,达不到治疗目的。
4、神针施灸应以一三五七九…计数,实按一次为一针,少则十七针,多则七七针,总以阳数奇数为宜。灸多少,根据病情而定。
5、施灸环境,应以窗明几净,清洁幽静之室为宜,以免扰乱神思。
6、针后,患者应静卧片刻,以使药气周流畅达全身经络,甚至病所,驱逐病邪。
7、针后,要注意饮食起居,不可饮冷贪凉,过饥过饱:冷暖适宜,保养元气,节戒房事,以助疗效。(2)雷火神针的功能:雷火神针是一种物理疗法,利用药物之性能与艾灸之热力,相互协助,透达经络,循行脏腑,用以调整机体功能,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。它的功能可归纳以下几点:1、扶助元阳,回阳固脱。阳气乃人身之本,阳气壮旺,卫外之气强实,外邪不易侵袭。2、培补元气,增强体力,有扶危济弱之能。元气充足,诸邪不易相扰,即为有疾,正强邪弱,亦易速愈。3、兴奋脏腑机能,促进新陈代谢,增强营养,使身体健康。4、疏通经络,活泼机能,调和气血,促进血液循环,经脉通畅,气血调和,诸病易瘥。5、温中逐寒,解郁散结。风寒湿邪客于经络,闭阻气道,而致诸般痹症,均可用此逐邪外出,使之病愈。6、促使心脏机能,振奋心阳。心阳健旺,犹如日照当空,阴霾溃散,气急升发,衰弱之心脏,可使恢复。7、对小儿之疾,尤为适宜。8、对妇人之疾患,效果亦显著。9、对肠胃病、风湿麻木及闪挫损伤之疾,其收效之快慢多由病史之久暂及病情之轻重而定,病情轻或为局部或为病初起,则见效快;若病情重或迁延日久,或属沉疴痼疾,则见效慢,需要较长时间治疗。(3)神针十九条:1、凡为预防保健者,皆宜灸以下穴位:大椎、关元、足三里穴。2、凡左瘫右痪,痿软拘挛,半身不遂,角弓反张,或记忆力减退,气虚脱肛,昏厥癫痛等证皆宜灸以下诸穴位:百会、大椎、肩髃、曲池、合谷、手三里、足三里穴。3、凡头痛眼花、泪出流涕者,宜灸神庭穴。4、凡喉风胀痛,哮喘,噎嗝,咳吐痰涎或肠鸣气短等症,皆宜灸以下穴位:丰隆、膻中、气海、天突穴。5、凡心腹冷痛,惊悸,痰食积郁,伏梁气蛊,结块如复盆,积聚症瘕,腹胀肠鸣,饮食不化等症,皆宜灸上脘、中脘、膻中、足三里穴。6、凡腹胀气喘,积食成块,面色萎黄,反胃,呕吐不食或肠癖泄泻、腹痛,赤白痢疾等症,皆宜灸中脘、气海、神阙、天枢、足三里穴。7、凡男子阳痿,遗精早泄,久惫虚损,脐下冷痛;或小便频数,五淋白浊,偏坠疝气,囊缩;或妇人月经不调,气滞血凝;或腹痛气喘,面红如妆;或肌肉消瘦,四肢倦怠无力,腰酸腿困;或小儿夜尿等症,皆宜灸:肺俞、膏盲、关元、气海、中极、三阴交穴。8、凡内障不明,云翳遮睛,以及胁下疼痛等症,皆宜灸:阳陵泉、足临泣、合谷、光明穴。9、凡头额暴痛,或口眼歪斜,牙关紧闭,失音难语等症,皆宜灸:客主人、上关、颊车、地仓、合谷穴。10、凡伤寒传经不解或结胸痞快、咳嗽吐痰、肚腹膨胀或肝气郁结,及妇人热入血室,寒热往来,手足心发热,头昏闷痛甚至谵语不休等症,皆宜灸:期门、三阴交穴。11、凡风湿痹症,麻木不仁,或臂细无力,周身流注疼痛,及脱皮癞癣,隐疹,风疹,肉起白屑等症,皆宜灸:曲池、合谷、风市、血海、环跳穴。12、凡小儿惊风,气喘咳嗽,呕吐痰涎等症,皆宜灸:尺泽、中脘13、凡小儿肚腹膨胀,谷食不化,飱泄肠鸣,日泄无度,宜灸:脾俞、中脘、神阙、天枢、气海、足三里穴。14、凡中风瘫痪,腰膝强直,俯仰不便,牵引两胁,转侧不得,或风寒湿痹等症,皆宜灸:环跳、风市、阳陵泉、肩髃、曲池、合谷、足三里、绝骨穴。15、凡咳嗽吐痰,痰食气膈,腹胀肠鸣,痃癖胃痛,胸隔闷痛,或腿膝酸痛,足痿难以任地等症,皆宜灸:肺俞、膏肓、中脘、气海、膈俞、足三里、三阴交穴。16、凡诸般浮肿,腹肚膨胀、按之如鼓,四肢厥逆,胀满疼痛等症,皆宜灸:水分、关元、天枢、小肠俞、脾俞、三阴交穴。17、凡诸般疝气,偏坠、阴囊肿大,阴缩入腹等症,宜灸:关元、曲泉、三阴交、大敦穴。18、凡一切血症,吐血,鼻衄、便血、以及气血不和,反胃吐食、自汗、盗汗对症,皆宜灸:膈俞、肝俞、脾俞、血海、合谷、复溜穴。19、凡烦躁易怒,气郁咳逆,目眩头昏,或悲泣失常等症,宜灸:肝俞、期门、章门、气海、行间穴注意事项:此种灸法必须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,切勿模仿否则后果自负。禁忌:1、急性传染病不灸。2、外科病如肠痈、胃穿孔、肠梗阻,忌灸。3、大饥大饱、失惊、醉酒,缓灸。4、温症,伤阴明显者,缓灸。5、发高烧者,禁灸。6、孕妇腹部、腰骶部,忌灸。7、阴虚火旺者,慎灸。
药艾
1.小艾柱直接灸之有痕灸
必须选用40:1的金艾绒,为了提高疗效艾绒要加中药研细拌匀密封存用。
(1)施灸技巧:首先安置体位,审定穴道用笔打个记号取金艾绒,做成麦粒大小圆锥形艾柱,直立放在穴位置上。经灸数次有了耐热感,一热即过,长期灸下去还有感传效应,感觉很舒服,灸后不要马上行动,要闭目养神,这时可体会到灸后的舒适。
(2)局部反应:1.用这种灸法,初灸之后,局部变黑,变硬结痂,以后就在痂上施灸。2.如有分泌物继续施灸;如果痂皮脱落,用绒灰敷上再灸。一般情况局部如绿豆、黄豆大小的一个黑痂。3.用小艾柱灸至壮时,约有3cm*3cm皮肤起红晕,2cm*2cm组织变硬,1cm*1cm中心部被烧黑。4.初灸时尚觉灼痛,以后一热即过,没有痛苦,反觉舒服。
(3)主要特点:1、烧灼轻,痛苦小,一般人都能接受,特别是小儿、妇女;2、费时短,每次8-10分钟,不影响工作;3、创伤轻微不化脓,不用做善后处理;4、冒烟很少,不用排烟,还芳香空气;5、不留大疤痕,不影响美容,不灸面部及外漏部位;6、治病多,对难治性疾病良效,可以学会长期自灸;7、使用治未病,养生保健,延缓衰老;8、花费少,经济节约,适合广大群众。适用于难治性疾病,慢性病和常年吃药受折磨之人。
2小艾柱之无痕灸
(1)施灸技巧:取小艾柱,如上述方法在穴位上燃烧,知痛即去掉,每穴3壮,局部发红黄为止,最多起小水泡,不需处理,如需连续施灸,可在原处再灸,用这种方法比较方便,简单快捷,一般每次多灸几穴,每穴不需天天灸,要多变换穴位。
(2)施灸量及疗程:每燃烧1个艾柱为1壮,有痕灸每穴9-15壮,每日1次,15天一个疗程;如果是慢性病,可灸1个月,2个月,3个月,6个月甚至1年以上。健身灸则每周2次,终身效果更好。无痕灸,每穴3壮,最多皮肤有个黄印,很快就消失了。
其实“艾”很简单如果您想要给自己或家人调理身体
如果您想开艾灸馆
如果您想学习正宗灸法精髓提升自己的艾灸技术
如果您想增加店里的营业额!
那请加入我们的《谢锡亮灸法传承学堂》吧!
主讲老师:谢延杰
名师指导实操教学
报名学习、加盟、产品联系方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