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后月经的复潮与产后产妇是否哺乳、哺乳时间的长短、产妇的年龄及卵巢功能的恢复能力等相关。一般来说,没有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通常在产后6—10周月经复潮,平均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。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月经复潮延迟,有的在哺乳期月经一直不来潮,有的几个月后来潮,平均在产后4-6个月恢复排卵。而在月经未复潮前,排卵也可能已经恢复,所以即使没有来月经,也应该有避孕的意识,做好防护措施。
产后最初几次月经周期不准也不要紧,因为月经来潮需要依赖丘脑下部——脑垂体——卵巢功能的协调和子宫内膜对性激素的周期性反应。刚开始来月经时,暂时不够协调,周期不准,以后还是会恢复月经周期的。
产后第一次月经量多?怀孕到生产整个过程女性不会再排卵,那么无排卵的时间过程,第一次来月经之前卵巢的雌激素分泌过多,这样就会刺激子宫内膜增生,那么子宫内膜增生月经期间脱落的时候就会出血多,这就是产后第一次月经量多的最主要原因。
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新妈妈产后过度劳累造成的,产后新妈妈需要照顾新生儿,需要哺乳,还需要兼顾家务,给宝贝洗洗涮涮,那么繁重的家务劳动导致很多新妈妈都出现了腰肌劳损、劳累过度等现象,那么这些现象也会导致产后第一次月经量多。
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新妈妈过度担心紧张产后的第一次月经,精神高度紧张的时候也会出现产后第一次月经量多的现象,再有一种可能就是病理现象,妇科疾病可能会导致产后第一次月经量多,不过这种可能性比较小,如果患有妇科疾病,生产的时候医生就会告诉准妈妈了。不过这种因素也不排除。
剖宫产一般多久恢复月经?剖腹产后多久恢复月经这个问题,对于不同的妈咪来说都会有所差异,并且恢复时间南辕北辙,差别非常大,例如哺乳妈咪会晚些,如果来月经的话乳量一般会有所减少,同时会导致乳汁中所含蛋白质及脂肪的量发生变化,所以在此时建议停止喂奶。医院进行检查,看自己是否健康,对宝宝是否有影响。
从医学的角度来讲,遵循子宫内膜的恢复情况来推测,可能早在剖腹产后42天左右,就会恢复月经。此外,排卵也有可能在月经前恢复。因此,如果妈妈没有喂奶,月经通常在产后6-8周内会来。研究资料显示,没有哺乳的产妇,有40%在产后6周恢复排卵;到了产后8-12周,还没有恢复排卵及月经的产妇大约只占35%。
哺乳的产妇,在产后12周约有25%会恢复排卵与月经,大多数哺乳产妇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复排卵机能。不过,有时很难在临床上确定产后第一次月经的确切时间,而且少数产妇会在分娩后马上开始有少到中量的间歇性出血。
产后月经量少产后受内分泌改变的影响,女性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月经改变,所以月经稀少应根据以下两点来判断:
1、月经周期基本正常;
2、经量明显减少,甚或点滴即净,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,一次月经量少于10ml……
催乳素增高影响月经量 哺育使妈妈血液中泌乳激素升高,性腺荷尔蒙分泌素分泌减低或停止,而造成无排卵;或由于体内催乳素增高,致卵泡停止发育不排卵。月经恢复后,如泌乳素水平仍较高会出现月经量少、周期改变等……
月经期不注意避寒,受寒致血行不畅;精神过于紧张、忧郁、恐惧等以及劳累;女性卵巢分泌雌激素缺乏;妇科疾病影响,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;人工流产刮宫过度或产后出血损伤子宫内膜,致宫腔粘连引起月经量少等问题……
产后月经不调的症状1、出现月经提前。
长期出现月经不调是很大程度上会引发女性贫血导致流产的发生,还会影响以后再次怀孕。
2、月经推迟。
出医院进行检查很有可能出现多卵巢综合症影响以后的怀孕。
3、不规律的子宫出血。
包括月经量过多或者持续的时间较长,很有可能患上子宫肌瘤、子宫膜息肉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。
4、闭经
是妇科疾病常见的一种症状,引发的原因有很多。可以把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情况,只要是过了18岁还没有出现月经的叫为原发性闭经,在月经初潮以后,月经停止了6个月以上的(妊娠或哺乳期除外)叫做继发性闭经。
产后月经不调怎么办?注意生活规律女性产后不可熬夜,以免影响生理节律和内分泌协调性。产后注意保持平和的情绪,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亦可使卵巢功能紊乱。月经期间要注意保暖,避免水上活动。新妈妈要养成运动的习惯,增强体质,促进血液循环。
注意休息产后带孩子会比较辛苦,再加上怀孕时身体负担较重,因此,新妈妈要多注意休息,不可过于劳累。平时应注意适当补充钙质,多休息,加强营养,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月经不调的出现。如果长期月经来潮时间不规律,医院查明原因并进行治疗。
保持心情愉悦抑郁、沮丧等不良情绪,常可导致月经量减少、增多,月经提前,甚至闭经等月经不调的情况。因此,女性朋友朋友应保持心情愉悦,这不仅有利于调理月经,同时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。
合理用药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,应在医生的帮助下合理用药,同时搭配合理的饮食,补益精气,提高治疗效果。
(摘自:辣妈帮)
◆◆◆
怎么样,看完了,你可有些许的收获?
(在育儿的过程中,您有哪些困惑、迷茫?请您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白癜风症状及治疗